近期強冷空氣大面積影響我國,部分地區出現降溫降雪,道路積雪和線路設備覆冰給供電保障工作帶來極大挑戰,電網運維搶修任務繁重。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各單位統籌安排、提前準備,共產黨員服務隊、突擊隊隊員盡銳出戰、沖鋒一線,與冰雪鏖戰、與寒潮搏擊,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,保障居民溫暖度冬。
奮戰20小時直流融冰護線
12月20日,四川雅安地區持續低溫天氣。8時,在500千伏石棉變電站內,國網四川超高壓公司員工尹愛軍、李爽對站內設備開展紅外測溫,重點排查直流融冰裝置、水冷系統、融冰閥廳運行工況,為接下來可能再次進行的500千伏線路直流融冰做足準備。
就在一周前,國網四川超高壓公司運維人員20個小時連續作業,完成了500千伏石雅Ⅰ線和500千伏石雅Ⅳ線的直流融冰工作,確保了線路平穩運行。
石雅Ⅰ、Ⅳ線是四川電網重要的水電送出通道,將九龍、石棉、雅安地區的水電送往成都等負荷中心。近日,受寒潮影響,四川多地出現低溫雨雪天氣。石雅Ⅰ、Ⅳ線途經雅安市泥巴山,這里是線路易覆冰區段。自12月10日開始,國網四川超高壓公司觀冰人員就一直駐守在泥巴山,全天候觀測線路覆冰情況。
12月13日,石雅Ⅰ、Ⅳ線覆冰厚度超過設計值30%,且持續增厚,需要融冰。
“500千伏石雅Ⅰ線覆冰超過設計值50%,請立即開展直流融冰。”13日18時08分,石棉變電站運維人員接到指令后,在值班長尹愛軍的指揮下,采取“A去B回、B去C回”的融冰方式開展直流融冰工作。在對側雅安變電站運維人員的默契配合下,22時25分,石棉變電站直流融冰裝置電流升至4000安,線路開始脫冰。
500千伏石棉變電站運維人員進行直流融冰操作。
14日0時37分,裹在石雅Ⅰ線上的冰塊全部脫落,融冰工作結束,線路兩側變電站運維人員又立即開始送電操作。3個小時后,剛完成石雅Ⅰ線送電操作的運維人員又接到為500千伏石雅Ⅳ線直流融冰的指令。寒風中,兩側變電站運維人員無縫對接,按照直流融冰操作流程,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直流融冰裝置轉運行、升流等一系列操作。14日13時52分,石雅Ⅳ線恢復正常運行。
14日17時,觀冰人員完成融冰后的線路巡檢,踏著30厘米厚的積雪返回觀冰站。
國網四川超高壓公司員工巡檢500千伏石雅Ⅰ、Ⅳ線,觀測線路覆冰情況。
入冬以來,國網四川超高壓公司密切跟蹤天氣情況和電力負荷變化趨勢,實時監控線路設備運行狀態,提前安排70名觀冰人員進駐27個觀冰站點,對48條易覆冰的超高壓、特高壓線路開展24小時觀冰值守,派專人不間斷遠程巡檢防冰重點監控區段的覆冰在線監測裝置,確保及時發現并消除線路覆冰,全力做好電力設備運維保障工作。
國網四川超高壓公司員工觀測±800千伏錦蘇線覆冰情況。
鏖戰6天修復受損鐵塔
12月20日,國網新疆伊犁伊河供電公司員工朱亞龍再次登上阿布熱勒山,利用無人機對修復一新的伊犁220千伏溫鞏線19號鐵塔進行全面復查。
“線路無積雪,導線未發生超過2毫米覆冰情況,線路運行正常。”朱亞龍在記錄本上寫下數據,幾天前的那場“鐵塔保衛戰”還歷歷在目。
日前,伊犁地區出現強降雪天氣,220千伏溫鞏線19號塔覆冰嚴重,塔頭部位傾倒。220千伏溫鞏線不僅是伊犁東部電網連接新疆750千伏主網的重要通道,也連接著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鞏留、新源、昭蘇和特克斯4個縣域的主供電源,必須馬上組織搶修。
受損的220千伏溫鞏線19號塔
險情就是命令,國網新疆電力公司迅速響應,組織國網伊犁供電公司啟動應急方案,同時調動附近的工程建設團隊支援搶修。國網新疆送變電公司博州—烏蘇Ⅱ回750千伏線路工程項目部25名骨干員工組成搶修隊伍,趕往一線開展搶修。
220千伏溫鞏線19號塔位于海拔1940米高的阿布熱勒山山頂,山區道路崎嶇陡峭,積雪最厚處已達4米,搶修車輛無法行駛至塔下。為能精準勘查現場,4名搶修人員騎馬前往現場勘測。他們頂風冒雪,在能見度不足5米的山區騎行5個小時,帶回了桿塔覆冰、塔材彎折等情況。與此同時,大型器械進山清除道路積雪,12月3日,全體搶修人員投入到19號塔的搶修作業中。
搶修隊員拆除19號塔引流線。
由于塔頭折斷,搶修需要先落導線,再拆塔頭,然后修復鐵塔,最終完成緊線。無論是拆舊還是裝塔,對常年和鐵塔銀線打交道的送變電鐵軍來說,這些都是家常便飯。但在風雪中作業,平日里1天可以完成的作業,現在需要三倍時間。
雪花不住地往人臉上砸。吉奪依果站在40米高的塔上逐片拆除塔材。他是搶修隊伍中年紀最小的,也是干活最利索的。下塔后,小伙子的眉毛、睫毛已結了一層厚厚的白霜。
塔上拆塔不懼風寒,塔下組塔通力合作。經驗豐富的吉爾子布謹慎地操作著機動絞磨,牽引著導線緩慢勻速向上提升,直到桿上作業的吉奪石配順利將導線掛好,他才松了一口氣。
搶修隊員在雪地上組裝新塔材。
為能盡早完成搶修任務,恢復線路送電負荷,隊員們爭分奪秒搶修。落線、拆塔、組塔、緊線過程中作業人員一絲不茍,經過6天風雪鏖戰,受損鐵塔修復如初,“鐵塔保衛戰”告捷,伊犁哈薩克自治州4個縣32萬戶居民溫暖過冬有了堅實保障。
海拔4000米祁連山雪峰巡線
12月18日清晨,冬雪過后,寒氣逼人,國網甘肅張掖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運維人員楊亮、劉浩健從張掖市區驅車出發,開始了一天的線路巡檢工作。當天他們要進入祁連山腹地海拔4000米的鏡鐵山,巡檢110千伏新鏡線。
行至鏡鐵山腳下時,車輛被一條又長又寬的冰面攔住了去路。原來,山上的積雪被風吹落下在道路上堆積結冰,導致進山的車道變成了一條冰凍“河道”。楊亮、劉浩健兩人下車扛起沉重的儀器和檢修器械,小心翼翼踏上冰河,開始了翻山越嶺的巡線之路。
國網甘肅張掖供電公司員工雪后巡檢110千伏新鏡線。
鏡鐵山因富產鏡鐵礦而得名,山路陡峭、溝谷深邃,除夏季外,山坡常年被白雪覆蓋。110千伏新鏡線作為鏡鐵山礦區重要輸電線路,承擔著為鏡鐵山礦區企業、工廠、居民生產生活供電的重任。線路總長113.43千米,共535基桿塔,一半以上線路在高山大嶺間。
“今天巡檢的這一段線路海拔4000米左右,由于地形條件特殊,這里形成了一個小氣候區,氣候環境較周邊地區存在一定差異,風大、降雪多、落雪不易化。”楊亮盯著腳下的路邊走邊說。
半個多小時后,兩人到達第一基塔。楊亮摘下手套,拿出表計測量環境數據,接著用望遠鏡查看頭頂的鐵塔和導線。劉浩健用紅外測溫儀對塔上的重要連接部位逐一進行測溫,并認真記錄數據。“高山線路,來檢查一趟不容易,要花費一整天時間。每一次檢查都要多看幾次,確保無誤。”楊亮說。
國網甘肅張掖供電公司員工雪后巡檢110千伏新鏡線。
完成第一基塔的巡檢,兩人緊趕著向下一基塔行進。山上鮮少有路,兩人排成一列一步步往前挪。這是巡線人員的一種習慣,避免腳下打滑發生危險。
雖然兩基塔之間直線距離只有300米,但山大溝深線路環境復雜,人只要進了山,翻山嶺、繞溝壑,一趟最少要走四五個小時。“寧可繞道多翻一座山,也不留未巡檢的一基桿。”有多年巡線經驗的楊亮一直這樣要求自己。待所有巡線工作完成,時間已經到了下午2點。
變換的是風景,不變的是堅守。冰天雪地中,穿行其間的電網人正以堅實有力的腳步,踏遍廣闊的土地,守護寒冬里的光明與溫暖。